經常,我們不懂得表達真正的愛。比如:愛一個人,卻偏要碎念,反而讓對方不高興。希望孩子多吃東西,卻用不吃警察要來抓你了這樣的恐嚇方式,反而讓孩子心生恐懼。我們在生活中不斷被「想要」的感覺牽著走,「想要」對方照著我們的想法,並且用錯誤的方式表達愛,卻以為這是真正的愛。這樣的「愛」,是主觀的愛,也是扭曲與變相的愛。長久以來,「愛」的真諦被誤解,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以及環境的影響,讓我們一再傳承了對「愛」的錯誤認知,以錯誤的方式表達「愛」。逐漸地,在我們生命過程中,已不懂得什麼是「愛」。
道家所強調的「愛」,是真正的愛,也就是「包容」與「接受」。世人的愛,是必須符合自己主觀「想要」的狀況才能感到開心。然而,真正的愛,是超越主觀「想要」,包容與接受所有的完美和不完美。因此,真正的愛,並不是「只要我想要的」。如果得不到,就因此而生氣、難過,產生許多負面的情緒。真正的愛,是去「包容」與「接受」各種狀況,當我們能「包容」與「接受」時,生氣、難過等負面情緒就會消融,我們便能用正面的態度與方式去「愛」,用關心取代碎念,用鼓勵取代恐嚇。唯有全然接受,懂得包容,才能領會生命中所有的安排,都是好的安排,而能從中有所學習,不再執著於:「只要我想要的」,讓生命得以昇華,進而能懂得感恩,啟動更多愛的循環。所以,我們必須要先學習能包容與接受,才有能力去愛。
世人常執著於所愛,然執著並不等於愛,道家的愛,是無私而不佔有的。有沒有對方,都可以全然接受。有對方很快樂,沒有對方也很快樂,所以不需要用佔為己有的方式,來滿足自己想要的快樂。道家的愛,也是沒有分別心的愛,發誠懇心去愛別人,則世界上盡是可愛之人。經常,我們會為了週遭有討厭的小人而感到煩惱。然而,小人是我們內心的定義,是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、態度不同,因而出現了分別心,但只要能包容並接受他,小人就不再是小人,生命反而多一種化敵為友的可能。
道家的愛,是快樂的泉源與根本。應學習包容與接受,讓自己放輕鬆,才能有能力去創造與改變不一樣的結果。畢竟所有的負面都是我們心裡的一部分,當它來的時候,先包容接受它漸漸地,就能把這些負面狀態轉換成正面,用愛讓自己產生更大的力量,敞開心門,擁抱快樂。